作為國家的公民,我們享受著社會的公共服務,也承擔著與生俱來的義務——納稅。稅收是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稅務之事從古至今都是國家大事,是國家財政的根本,從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誕生之初,賦稅制度的雛形應運而生,據《史記·夏本紀》記載:“自虞、夏時,貢賦備矣。”那時候叫做“貢”,臣屬向君王納貢,發展到兩千年以前的春秋,非常完善的稅制就已經出現。
賦稅為國政,是要強制征收的,自然也有人不甘愿繳納,所以偷稅漏稅現象自古有之,古代稱“匿稅”,戰國時候,匿稅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因此大秦帝國統一天下后,立法收稅,十分嚴苛,對于匿稅行為絕不姑息。此后歷朝歷代對于匿稅的刑罰都是嚴懲不貸,動不動杖責半死、財產沒官、斬首論處之類的,平民百姓不用說,就連皇親國戚也是掉腦袋的。
明朝就有個因販私茶被皇帝斬首的倒霉駙馬,這位駙馬叫做歐陽倫,是安慶公主的丈夫,而安慶公主是朱元璋跟極為寵幸的馬皇后所生。依仗他老婆是皇帝的掌上明珠、自己是皇帝的愛婿,這位駙馬膽大包天開始了明目張膽的犯法行為。這邊皇帝為增加賦稅剛剛下令茶葉專賣,立下茶禁,那邊他歐陽倫眼見販賣私茶出境可賺大錢,便利令智昏,不顧茶禁之嚴,“數遣私人販茶出境”,派自家管家周保大做起私茶生意來。
有了皇親國戚這層關系,歐陽倫私販茶葉的生意一路暢通無阻,就連邊疆大吏也乘機巴結討好,為他大開方便之門,歐陽倫的管家周保更是狐假虎威,借著歐陽倫的背景氣焰囂張,隨意征用百姓車輛,對地方各種索取,所到之處,騷擾至極。
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違法犯罪的事情做的多了,哪有不被發現的。某次歐陽倫的私茶生意一路到了蘭縣準備渡河,河橋司巡檢依法前往稽查,卻遭到了歐陽倫的大管家的辱打。這位河橋小吏是個耿直性子,秉公執法卻反被挨打受辱,氣憤不過,怒極之下大膽向明太祖朱元璋告發了歐陽倫的不法行為。歐陽倫知法犯法,明太祖龍顏大怒。有法必行,無信不立,朱元璋盛怒之下,將歐陽倫賜死,將周保等誅殺,茶貨沒收入官。
雖然現代社會偷稅漏稅罪不至死,但懲罰也是很重的,數額如果特別巨大搞不好就是無期。盡管刑罰嚴苛,但還是有許多公司在稅務問題上鋌而走險,因為高昂的稅費一般企業根本承受不起,加上缺少進項發票導致的企業盈利虛高,也是很多公司活不下去的原由,就連總理也在2019年政府報告中提出要為中小企業減稅降費,企業減輕稅負刻不容緩。
但是稅先生要提醒大家:減稅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稅務不規范,親人兩行淚!企業減輕稅負要合理更要合法,不能有觸犯法律風險,安全減稅節稅可以選擇做稅務籌劃,稅務籌劃就是根據國家稅收優惠和稅種區分,對公司的各種稅務進行籌劃安排,以達到減少稅負的目的,能為公司獲取醉大的經營利益,合理又合法,也是符合政府稅收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