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元期貨是騙子嗎?交易風險的三層分級
我在書中看到這樣一段話:“2000年的牛市非常復雜,其間有多次快速而劇烈的下跌。我每次大跌都用止損策略保護自己,但是市場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嘲笑我。身邊的人利用抄底,因為不知道怎么死,給我帶來很大的壓力。三次無效止損后,我終于放棄了止損策略。結果,唯一一筆沒有止損的交易讓我損失了6位數。”
我從我的游戲思維模式中讀到了很多:首先,這種體驗肯定是被主力或者市場領導者的策略所針對。這樣一來,不僅強加了游戲風險,而且執行系統的成本也增加了不少,大大降低了理論利潤率。更可怕的是,它也破壞了金融本身的心態,進而導致第二次風險,造成更大的損失。
在這里,其實也支持了我的風險等級理論中一個很重要的論點,那就是,如果你沒有處理好不同類型的風險,它們就會互相拉動,產生新的風險。因為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迫承擔第三種風險,他們不僅要承擔這種風險造成的損失,還會導致第二種風險,從而導致更大的損失。
我們對這次經歷有同感嗎?雖然表面上這是自己的失誤造成的損失,但是沒有主力通過戰略,結果會是這樣嗎?同時,我們也在這段話中讀到:有些人不是賠錢,而是閉著眼睛通過抄底獲得了利益,而他獲得的是無效止損。這段話剛剛好,證明了游戲類型的風險是同源的,使得財務損失和別人的利潤是一樣的。
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相信我能讀懂上面的部分,每個人都能讀懂。現在我要講一個你可能忽略了的,沒有成熟的基于游戲的思維模式很難看透的事情:
首先,他的經驗告訴我,他的交易系統是一個跟風或跟風的交易系統,同時我們也知道賺錢的人使用的是一個反市場的交易系統,為何千千數以千計的交易者和市場領袖只針對系統交易者,從而為其他類型的市場交易者創造賺錢的機會?
答案很簡單,因為在大牛市的市場環境下,跟風系統交易者是最賺錢的交易類型。我承認有些短線高手或者波段高手在牛市中能取得比趨勢跟隨更好的效果,但問題是這樣的交易者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不能復制,即使他告訴你他是怎么做到的!正是因為他們無法復制,所以他們的樣本在整個市場上太小,主力沒有辦法針對他們。沒有足夠的興趣讓主力主動選擇對抗他們。然而,趨勢跟蹤系統是不同的。對于普通人來說,趨勢跟蹤系統是在牛市中取得最佳結果的一種方式。如果主力不選擇針對你,必然會付出很多其他交易成本,損失利潤。
人性決定了所有人都是利己的。主力寧愿讓那些有錯誤想法的交易者得到獲利的機會,也一定要攻擊跟風的交易者,因為在他們看來,交易者逆市賺的錢并不是真的賺的,而是自己的標準水平決定了他們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把曾經賺到的錢再還給市場的領導者,帶著利息!趨勢跟蹤系統中的交易者是不同的。如果讓他順利地把籌碼拋到高位,這樣的交易者真的會拿走利潤。所以,取兩害相權取其輕,順勢而為,讓想法錯誤的人獲得利益,是符合邏輯的。
同樣,如果回顧中國股市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簡單的現象,那就是在每一輪大牛市期間,市場總會產生三到四個大的震蕩盤整區間作為中期平臺,而這些平臺區間內的市場無一例外的會釋放出遠比趨勢平穩時更大的成交量或換手率。這是什么意思?這說明這些波動的市場有效的清洗了底部區間的盈利籌碼,主要的瞄準策略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那些劇烈放大的交易量就是最好的證明。
當市場上的交易者出于對登頂的恐懼或對未知不確定性的恐懼,將自己在底部買入的廉價籌碼拋出時,往往會換回一些價格看起來還很便宜的股票,但他們永遠也不會收回曾經拋出、現在又創出新高的股票,因為他們會產生虧損的錯覺。結果,新買的低價股漲了不漲,跌了帶頭,而拋出歷史新高的原始股一漲再漲,再也不回頭。問:如果沒有這么大的震蕩,這些投資者會拋出股票嗎?雖然這些投資者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趨勢跟蹤系統,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在行為上滿足趨勢跟蹤系統的要求,從而從市場中獲得可觀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