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對流量的控制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開關控制:要么全開、要么全關,流量要么最大、要么最小,沒有中間狀態,如普通的電磁直通閥、電磁換向閥、電液換向閥。
另一種是連續控制:閥口可以根據需要打開任意一個開度,由此控制通過流量的大小,這類閥有手動控制的,如節流閥,也有電控的,如比例閥、伺服閥。
所以使用比例閥或伺服閥的目的就是:以電控方式實現對流量的節流控制(當然經過結構上的改動也可實現壓力控制等),既然是節流控制,就必然有能量損失,伺服閥和其它閥不同的是,它的能量損失更大一些,因為它需要一定的流量來維持前置級控制油路的工作。
滑閥結構
伺服閥的主閥一般來說和換向閥一樣是滑閥結構,只不過閥芯的換向不是靠電磁鐵來推動,而是靠前置級閥輸出的液壓力來推動,這一點和電液換向閥比較相似,只不過電液換向閥的前置級閥是電磁換向閥,而伺服閥的前置級閥是動態特性比較好的噴嘴擋板閥或射流管閥。
也就是說,伺服閥的主閥是靠前置級閥的輸出壓力來控制的,而前置級閥的壓力則來自于伺服閥的入口p,假如p口的壓力不足,前置級閥就不能輸出足夠的壓力來推動主閥芯動作。
而我們知道,當負載為零的時候,如果四通滑閥完全打開,p口壓力=t口壓力+閥口壓力損失(忽略油路上的其它壓力損失),如果閥口壓力損失很小,t口壓力又為零,那么p口的壓力就不足以供給前置級閥來推動主閥芯,整個伺服閥就失效了。所以伺服閥的閥口做得偏小,即使在閥口全開的情況下,也要有一定的壓力損失,來維持前置級閥的正常工作。
伺服閥其實缺點極多:能耗浪費大、容易出故障、抗污染能力差、價格昂貴等等等等,好處只有一個:動態性能是所有液壓閥中最高的。就憑著這一個優點,在很多對動態特性要求高的場合不得不使用伺服閥,如飛機火箭的舵機控制、汽輪機調速等等。動態要求低一點的,基本上都是比例閥的天下了。
一般說來,好像伺服系統都是閉環控制,比例閥多用于開環控制;其次比例閥類型要多,有比例壓力、流量控制閥等,控制比伺服要靈活一些。從他們內部結構看,伺服閥多是零遮蓋,比例閥則有一定的死區,控制精度要低,響應要慢。但從發展趨勢看,特別在比例方向流量控制閥和伺服閥方面,兩者性能差別逐漸在縮小,另外比例閥的成本比伺服閥要低許多,抗污染能力也強!
簡介
多路閥整體采用統一的模塊化設計,可以為工程車輛的制造者提供可靠的系統解決方案。用用戶要以根據功能要求對閥體進行不同的組合,簡單可靠。既可以是簡單的負載敏感手動多路閥,又可以是與負載無關與泵流量無關的帶非飽和功能的電控比例控制閥,液壓英才網資深顧問李工認為,目前我國做多路閥液壓工程師大部分以應用設計為主,對于閥本身的系統設計和研發還有待提高。
折疊編輯本段原理
通常,工作閥片成組配置,進口閥塊內置三通壓力補償旁通溢流閥(邏輯元件,當多路閥停止操作,且各閥均在中位時,該閥則以補償壓力(6-·12BAR)旁通主油路流量。當某一閥工作時,該閥在負載壓力作用下旁通口減少,根據負載壓力提供所需的流量。
折疊負載感應梭閥:
負載感應梭閥將各工作閥片的負載壓力傳至進口閥塊的壓力補償旁通溢流閥。
二通壓力補償定差減壓閥:當多個工作片閥同時工作時,負載壓力傳至該閥的彈簧側。此時,通過閥心的負反饋作用,來自動調節節流閥口兩端的壓力差, 使其基本保持不變。在其作用下各閥的流量均保持恒定,且不受負載變化的影響。機械設計,機械加工,設計軟件,機械工程師,設備管理,焊接,液壓,鑄造,密封,測量,工程機械,粉末冶金,軸承,齒輪,泵閥,工業自動化
折疊安全溢流閥:
通常用于工作機構極限保護,例如變幅油缸
折疊電磁溢流閥:
用于工作機構的超限保護,例如:起重機的力矩限制,三圈保護等。
應用
(1)保持壓力。
滑閥式換向閥都有間隙泄漏現象,只能短時間保壓。當有保壓要求時,可在油路上加一個液控單向閥,利用錐閥關閉的嚴密性,使油路長時間保壓。
(2)液壓缸的"支承"。
在立式液壓缸中,由于滑閥和管的泄漏,在活塞和活塞桿的重力下,可能引起活塞和活塞桿下滑。將液控單向閥接于液壓缸下腔的油路,則可防止液壓缸活塞和滑塊等活動部分下滑。
(3)實現液壓缸鎖緊。
當換向閥處于中位時,兩個液控單向閥關閉,可嚴密封閉液壓缸兩腔的油液,這時活塞就不能因外力作用而產生移動。
(4)大流量排油。
液壓缸兩腔的有效工作面積相差很大。在活塞退回時,液壓缸右腔排油量驟然增大,此時若采用小流量的滑閥,會產生節流作用,限制活塞的后退速度;若加設液控單向閥,在液壓缸活塞后退時,控制壓力油將液控單向閥打開,便可以順利地將右腔油液排出。
(5)作充油閥。
立式液壓缸的活塞在高速下降過程中,因高壓油和自重的作用,致使下降迅速,產生吸空和負壓,必須增設補油裝置。液控單向閥作為充油閥使用,以完成補油功能。
(6)組合成換向閥。
在設計液壓回路時,有時可將液控單向閥組合成換向閥使用。例如:用兩個液控單向閥和一個單向閥并聯(單向閥居中),則相當于一個三位三通換向閥的換向回路。需要指出,控制壓力油油口不工作時,應使其通回油箱,否則控制活塞難以復位,單向閥反向不能截止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