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房地產和汽車來比較,汽車的“蛋糕”顯然更大。據《2013-2017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行業競爭格局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機動車總保有量達2.4億輛,年增長1510萬輛。其中,汽車保有量1.2億輛,全國機動車駕駛人達2.6億人,年增長2647萬人。這個增長量,已經超過了1997年年底駕駛人總量。
這2.6億人,就是圍繞汽車后市場消費的黃金群體,這么巨大的汽車后市場,就算在全世界范圍也不多見。但是,由于汽車后市場入門門檻低、缺乏有效的監管、又沒有標準化的流程,這個行業也由此成為互聯網程度比較低的行業之一。
不僅互聯網程度低,現在不少汽車后市場互聯網產品,超過90%都沒有把脈準車主真正的需求和痛點。換句話說,那些產品,不過是創始人團隊想象出來、沒有車主需求的產品。
現在的二手車網站,不外乎一個特色:把每個城市的二手車資源,整合到網站上,這個開了5000公里的,賣8萬;那個開了100000公里的,賣5萬……但是,這真的是需要買二手車的人需要的嗎?僅僅提供這樣的服務,根本沒有什么核心價值。二手車網站現在的死穴:提供的信息和服務,絕大多數是無效的。
解決二手車網站的“痛點”只能用互聯網產品思維去解決掉。
通過團隊的努力,做一款二手車的互聯網產品:開發一個產品,只要提供二手車的車牌號,車架號,可以提供這臺車完整的保險理賠記錄。通過這些的記錄,二手車那些不能說的秘密,就會變得真實可靠。
至于價格差價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換一個方式商業模式賺錢而已。
最后,汽車保險的互聯網化,一定會更加平臺化、透明化、定制化。誰能夠率先搶占先進實現這三個現代化,誰就將獲得足夠的潛力和機會。
責任編輯: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