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發布后,立即引起了代表們的熱議。紡織行業的兩會代表們普遍表示,報告內容十分務實,給未來的發展理清了方向,帶來了提振信心與信念,十分受鼓舞。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夢蘭集團董事長錢月寶告訴《中國紡織報》記者,今天上午認真聽取了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后,最大的感受是鼓舞了士氣,提振了全國人民的信心。她說:“特別是李克強總理講到要減輕企業負擔時,我們很受鼓舞??偫碚f‘要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確保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這更堅定了我們實體經濟發展的信心。”
李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鼓舞士氣,提振全國人民的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華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愛華對報告中提到的“強化創新引領作用”感觸頗深。她說,從行業角度看,我國制造業需要加快智慧化升級的速度。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的結合,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制造業設計、生產、管理、營銷等領域的引領作用,作為傳統制造業智慧化轉型的突破口。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十分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文化發展方面的問題。他希望中國紡織發展的未來能借“一帶一路”再創輝煌。
對于國內當前普遍關注的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問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做了明確表述,并具體提到“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特別是“適應消費升級趨勢,優化消費環境,壯大網絡信息、智能家居、個性時尚等新興消費”等表述,都與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關注方向與著力點,有很強的契合度與指導意義。兩個小時的《政府工作報告》,使代表們收獲了滿滿的信心。
總理報告精華60句感染紡織人
1.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全國各族人民付出了極大辛勞,一步一步走了過來。這再次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發展前行的步伐!
2.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了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3.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擔當意識,下更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始終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盡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決不辜負人民重托。
4.經過五年努力,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5.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6.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既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也是釋放發展潛力的關鍵。
7.我們要持之以恒,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8.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逐步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格局。
9.我們既要讓人民的物質生活更殷實,又要讓人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
10.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科學發展,妥善應對挑戰,使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破浪遠航。
11.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發展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和科技創新,既是一個伴隨陣痛的調整過程,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升級過程。只要闖過這個關口,中國經濟就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再創輝煌。
12.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
13.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14.各級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把每一筆錢都花在明處、用在實處。
15.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16.讓居民和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簡除煩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眾有更平等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17.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厚植創新沃土,營造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充分激發企業家精神,調動全社會創業創新積極性,匯聚成推動發展的磅礴力量。
18.采取綜合措施,降低企業交易、物流、財務、用能等成本,堅決遏制涉企亂收費行為。
19.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讓更多城鄉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
21.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增強核心競爭力。
22.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嚴肅查處侵犯非公有制企業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合法權益的行為,營造公平、公正、透明、穩定的法治環境,促進各類企業各展其長、共同發展。
23.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億元引導基金,依法嚴格履行合同,充分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熱情。
24.居住證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要加快覆蓋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使他們依法享有居住地義務教育、就業、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
25.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環境,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26.深化農村改革,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著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27.鼓勵農戶依法自愿有償流轉承包地,開展土地股份合作、聯合或土地托管。深化農村集體產權、農墾、集體林權、國有林場、農田水利、供銷社等改革。
28.保障財政對農業投入,建立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引導帶動更多資金投向現代農業建設。
29.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30.扶貧脫貧是硬任務,各級政府已經立下軍令狀,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31.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在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增創競爭新優勢。
32.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友誼紐帶、共同繁榮之路。
33.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34.我們將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投資環境,中國要始終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
35.我們愿與各方一道,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共同構建均衡、共贏、包容的國際經貿體系。
36.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
37.對超排偷排者必須嚴厲打擊,對姑息縱容者必須嚴肅追究。
38.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39.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要自覺行動起來,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40.為政之道,民生為本。我們要念之再三、銘之肺腑,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財政收入增長雖放緩,但該給群眾辦的實事一件也不能少。
41.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扶持。切實做好退役軍人安置和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42.從家庭到學校、從政府到社會,都要為孩子們的安全健康、成長成才擔起責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43.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嚴守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44.加快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使困難群眾遇急有助、遇困有幫,讓社會充滿關愛和溫暖。
45.重任千鈞惟擔當。
46.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命扛在肩上,把萬家憂樂放在心頭,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47.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48.各級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49.以減權限權、創新監管等舉措減少尋租空間,鏟除滋生腐敗土壤。
50.政府工作人員要恪盡職守、夙夜在公,主動作為、善謀勇為。
51.健全督查問責機制,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決不允許占著位子不干事。
52.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讓廣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53.上下同欲者勝。
54.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干事創業,形成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55.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責任。
56.我們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同臺灣同胞共擔民族大義,共享發展機遇,攜手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
57.加快海外利益保護能力建設,切實保護我國公民和法人安全。
58.中國愿與國際社會一道,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不懈努力!
59.奮斗才能贏得未來。
60.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輝煌成就,就是廣大干部群眾干出來的。